.:.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帝陵的陪葬陵,是个什么陵[9P]
本頁主題: 帝陵的陪葬陵,是个什么陵[9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阿森纳


級別:光明使者 ( 14 )
發帖:2849
威望:9699 點
金錢:11197123 USD
貢獻:110606 點
註冊:2011-06-06

帝陵的陪葬陵,是个什么陵[9P]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啊,首先制作人的塑像来殉葬的人,难道他没有后人吗?孔子非常反对陪葬这一行为,哪怕是使用塑像而非真人。

然而遗憾的是,殉葬这一风气在当时并没有因为孔子的声讨而烟消云散,而是数百年后才渐渐转为陪葬制,在陪葬制中,尤其是帝陵的陪葬,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帝陵陪葬制,起于秦朝,在两汉魏晋逐步发展,最终成熟于唐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这三百年,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葬俗和汉族的葬俗两种截然不同的丧葬文化渐渐融合,使得陪葬制产生了较大的演变,最终在唐朝走向成熟。


上图_ 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



原本,帝陵都是非常神秘的,我们现在也对帝陵的开发持保守态度,在不能保护好帝陵中的文物前,不做大规模开发,这也是当年贸然开发明帝陵得出的经验教训嘛。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小心谨慎的对唐帝陵的陪葬陵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包括陪葬献陵的李凤墓;陪葬昭陵的阿史那忠墓、尉迟敬德墓、越王李贞墓、张士贵墓、郑仁泰墓;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20世纪80年代后,又陆续发掘了献陵的陪葬陵,房陵大长公主墓,昭陵的陪葬陵,长乐公主墓、新城公主墓、李承乾墓、安元寿墓、段简壁墓以及陪葬宫人墓。

21世纪后,陪葬定陵的节愍太子墓;陪葬桥陵的惠庄太子墓、让皇帝李宪墓;陪葬泰陵的高力士墓也都先后开掘研究。

本文的撰写正是得益于这些考古工作者的工作成果,首先向一线的考古工作者们致敬。

那么究竟帝陵的陪葬陵是什么呢?



上图_ 唐彩绘陶羯鼓,陕西省唐朝李宪墓出土



一、    陪葬制度的起源发展

陪葬制度的起源,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久远,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的晚期,随着部落冲突的加剧,有很多人沦为奴隶,有奴隶,就有奴隶主,奴隶主们不仅占有着土地和工具,甚至还占有着人本身,也就是奴隶,在起源于原始宗教的丧葬观念视死如生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殉制度,也就是活人陪葬的习俗。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战国,人殉都不鲜见,不同之处在于,之前是为奴隶主殉葬,之后是为贵族殉葬。

这种残酷的制度在春秋时期引起了众人的口诛笔伐,随后渐渐减少,转而兴起了用木俑和陶俑取代人殉随葬的行为。当然,还有人继续斗争,反对木俑和陶俑殉葬,就是开篇提到的孔老先生。


上图_ 东晋陪葬的持盾彩绘陶俑



那么,在殉葬制衰落之后,取而代之的制度是什么呢?

族葬制,从商周到春秋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主要的政治制度。所以人们将有血缘关系的亲族按照父子、兄弟的辈分顺序埋葬在一起,这就是族葬制。

随后进入皇权时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葬制。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特殊地位的皇族,就在帝陵这一套丧葬制度中突现出来,成为了陪葬墓的主体。

等到西汉时期,开始将没有血缘关系、但功勋卓著的异姓大臣死后葬入皇帝陵区,作为统治阶级笼络功臣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手段。

对皇帝而言,这使得宠臣、宠妃们不仅在生前能侍奉自己,而且死后在阴间世界也可以陪伴在自己的身旁,还能加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

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事死如事生”走向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可见,殉葬制度的发展,正是社会不断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上图_ 沙畹《北中国考古图录》中拍摄于1907年的乾陵照片,可以看到蕃酋像已经是无头状态



二、    唐帝陵及陪葬陵

大唐起于618年,终于907年,历时289年,中间共有21位皇帝。其中除去昭宗李晔的和陵与哀帝李祝的温陵分别葬在河南偃师和山东菏泽外,其余19位皇帝18座陵墓都分布在陕西关中。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要发问了,为什么19位皇帝只有18座陵墓呢?

其实很简单,武则天是和高宗合葬的,所以少了一座。

唐高祖的献陵有二十余座陪葬陵,具体有多少,《长安志》说是23座,但《唐会要》说是25座。

唐太宗的昭陵据《新唐书》记载有74座陪葬陵,据《唐会要》记载有155座陪葬陵。

其他的不多赘述,这么多陪葬陵,葬的都是谁呢?或者说,陪葬陵到底是什么制度呢?


上图_ 昭陵六骏 李月溪手拓



其实,陪葬和殉葬不同,殉葬是以活人为祀品,随墓主一同入葬。而陪葬不同,陪葬是指在墓主已经下葬后,将一些人葬在墓主身边,这就叫陪葬。

至于帝陵的陪葬者是谁,陪葬制度脱胎于宗法制下的家族葬制,所以大部分是皇帝的亲人,是皇族。但西汉之后,开始允许那些具有突出贡献的大臣将军们和皇族一起为皇帝陪葬,是一种无上荣耀。

譬如说李世民的陪葬陵,除去公主驸马贵妃之外,还有很多熟悉的名字,包括唐俭、魏征、宇文士及、李靖、牛进达等等。

陪葬陵有许许多多的讲究,关于石刻、关于坟堆的高度、关于陪葬品、关于下葬的位置,都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只是内容太多,就不多做叙述了。

在唐帝陵的陪葬陵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件事非常引人注目,高祖的陪葬陵约为30座,太宗的陪葬陵约为160座,然而到了高宗,其陪葬陵仅有约15座,甚至高宗之后,有很多帝陵没有陪葬陵,或者仅有1座。


上图_ 唐德宗崇陵武将



关于陪葬制为什么一夜之间突然锐减,是毫无疑问的考古重点,只是目前为止,学界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

目前来说,学界共有三种主要的看法

一是任士英先生的“社会风尚转变说”,唐代帝陵陪葬墓的盛衰与社会风气有关,由于前期的社会风气尚武,而后期的社会崇文,所以“由于朝廷已改变了对军功的尊崇政策,那么主要以优宠军功为初衷的陪葬之制也就徒有其名,对功臣生荣死哀的殊荣也就难以依然如故了。”(引自《唐帝陵陪葬墓盛衰原因试探》)

二是姜宝莲女士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说”和“神道石刻替代说”。她认为乾陵后陪葬制度迅速衰落,其原因有二,“一是唐中宗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对陪葬制度起到了破坏作用;二是从乾陵开始,陵园的形制模式基本上已确定、神道两旁排列有序、组合规整的神道石刻,代替了陪葬墓对陵区的装饰作用及地位等级。”(引自《试论唐代帝陵的陪葬墓》)


上图_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其三是以沈睿文先生的“家族葬转变说”。他观点认为“(帝陵陪葬墓)从盛唐以前以功臣密戚为主渐次成为功臣与皇族对等,盛唐以后已全为皇族陪葬。乾陵陪葬墓地正好处于上述两种格局发生变化的转型期,反映了社会政治变革对陪葬墓地的影响而出现的新格局,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社会族姓专制的性质。”(引自《桥陵陪葬墓地研究》)

类似的观念还有姜捷先生“如果说昭陵陪葬墓代表了前期唐陵以功臣密戚陪葬的特点,那么乾陵陪葬墓中,功臣与皇族成员几乎对等,而定陵则完成了家族式聚族而葬的转折。”(引自《关于定陵陵制的几个新因素》)

目前这三种说法都各自有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尚无定论。


上图_ 昭陵 保护碑



三、结语

毫无疑问,墓葬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围绕着丧葬仪礼所形成的各种规定和种种仪式风俗,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甚至可以说,墓葬制度其实是社会内在精神秩序的反映与缩影。

这也是我们研究丧葬习俗的意义所在。



赞(31)
------------------------
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5-16 10:23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01-05 16:15